感觉统合简称SI理论,它是由美国加州艾尔斯博士提出,它是指大脑将身体各种器官(感、视、听、嗅、味、触觉、运动觉)传来的感觉信息进行多次的组织分析,综合处理、做出正确决策、使得整个有机体有效地运转,完成人类高级而复杂的认识活动,包括感知力、记忆力、想象力、思维力、注意力、理解力等。
感统训练是通过专业的训练器材,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刺激其大脑功能,锻炼孩子的前庭觉、触觉和本体感,从而提高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训练。某种意义也可以说,感统训练就是一种在游戏和玩乐中的训练。
感统训练益处
1、提高自控能力
感统训练不仅是对生理功能的训练,还涉及心理,大脑和躯体之间的相互关系,孩子通过训练可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,情绪变得稳定,注意力有所改善。
2、提高学习能力
感觉统合训练的关键是给孩子视,听,嗅,触,关节,肌肉,前庭,等多种刺激,并将这些刺激与运动相结合,让孩子做出正确的反应。
感统训练对改善孩子注意力集中程度,提高学习成绩等都具有明显效果。
3、提高运动协调能力
对儿童运动平衡能力差及动作不协调效果显著。对那些运动协调能力差的儿童,训练后能得到显著改善。
4、提高适应环境能力
通过感统训练,孩子与环境产生互动,有助于孩子认识物体的形状,颜色,质感,声音等,有助于孩子提高认识自己身体的能力,有助于孩子应变能力,协调能力,平衡能力的发展。
5、促进触觉系统的发育
无论是触觉敏感还是触觉迟钝,经过针对性强的感统训练,都可以改变孩子胆小、爱哭、脾气暴躁和人情冷漠的状态。
6、促进孩子心理成长
在感统游戏中,孩子有大量与其他小朋友的机会,这可培养孩子合群、开朗的个性。
当孩子能掌握并独立完成各种游戏和活动时,会由此获得鼓励和表扬,其自尊心得到了满足,也有了成功的体验,并感受到了满足,也有了成功的体验,并感受到其中的乐趣,使孩子宣泄能量和情绪,有助于身心的发展。
感统训练时间
0-3岁是感统训练的基础期
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孩子小,没有关系,其实,这个阶段让孩子接受一定量的合适的感统训练,可以有效预防日后感统失调问题。
3-6岁是感统训练的黄金期
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感统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,再加上能够自己表达,独立意识强,所以可以进行的感统训练门类也会随之增加,训练的效果会特别明显。
6-9岁是感统训练的补救期
6岁之前的孩子是松软的泥土,你可以任意的揉捏,孩子也不会因为你的揉捏而痛苦。但6岁之后,孩子的行为模式开始固化,如果此时没有足够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,效果也会跟着大打折扣。
9-12岁是感统训练的抢救期
相比上个阶段,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行为模式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了,感统训练的效果和意义并不大,效果也不明显。所以,作为孩子教育的担当者和执行者,父母要是发现孩子有感统失调的问题,一定要及早带孩子做感统训练,尤其是基础期和黄金期。在孩子12岁之前,通过训练很容易纠正感统失调的现象,一旦超过12岁就会定型,难以改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