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不想说这么多冠冕堂皇的话,只想用我二十多年前,在部队那一个月完整的军训生活,来诠释一下真正的军事夏令营值不值得让孩子们去体验。
当时我在部队的军训生活,此刻回味起来感激无比,可当时并不是这样想的,只希望能够早点结束这种魔鬼似的军训……
刚入大学个月,就要参加为期一月的军事训练。
按照部队编制,所有大一新生安排成一个新兵营,下属6个连(包括一个女兵练),连下属排,排下属班。班是最小的组织,一个班有11个学员(包含1名老兵班长)。
这里说一下,军训好的体验是去部队真实体验,而不是在校内军训,校内军训受制于外界自由的大环境,训练效果会大打折扣,不展开讲。
一进军营,我们所有的个人物品全部上缴,包括随身听,收音机,CD机和书等。
那是2000年左右,根本没有手机,连BP机等都是后几年才出现的,更别说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了,无聊的生活才刚开始。
个人物品上缴后,统一发放军被,军装和其他个人用品。
军被是一床军绿色的单人被,军装包括两套长袖军绿外套,两套短袖衬衫和一顶军帽。
穿上军装的我也是蛮帅的,可惜当时英姿飒爽的照片我找不到了。
个人用品包括统一的毛巾、漱口盅,牙膏,牙刷。
个人物品的摆放都有严格的要求。
毛巾折叠成两折,整齐挂在毛巾架上。牙膏、牙刷插在自己的漱口盅里,所有牙膏朝向左边,所有牙刷朝向右边,漱口盅把手统一朝外,整整齐齐……
最难的就是内务整理。
整理内务是每天都要训练的科目,就是把军被,折叠成有棱有角的小方块,最终的效果如同豆腐块那样。
内务整理是最费时间,也是最考验耐心的一个科目。
我们坐在各自床上,每天花一两个小时,用手使劲去搓被子的棱角,往往费了很多功夫,还达不到有棱有角效果,被子被班长甩出去,又得重来……
很多同学在整理内务环节,没有这个耐心,都哭了。
每天所有的训练活动都是统一行动,遵循严格的时间表。
6:30起床,然后集合,晨跑,洗漱,再集合,拉歌,早餐,上午继续操练,包括齐步走,正步走,跑步……
手摆在什么位置,脚踢在什么角度,声音洪亮到何种程度……做不到就得重新来,先整体,再个人,最后再整体……
很多时候一个上午就是训练齐步走,有时踢了一两天的正步,脚都踢肿了,还不能哭,噙着眼泪,忍者挨骂,第二天还得坚持训练……
此外,还有站军姿。
军姿是军容军貌最客观的反应,体现了一个国家军人的气质。
我们看到军姿效果就是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那种,目光有神,身材挺拔,一种威严不可侵犯的军人气质。
但训练军姿远比看起来要难得多。炎炎烈日下,暴风细雨中,我们都练习过站军姿。
军姿挺拔,双眼平视前方,双手贴在裤缝处,不准东倒西歪,严禁左顾右盼,坚持10分钟,15分钟,20分钟,30分钟……汗水、雨水从头上流下,绝对不能擦拭……
每天高强度的训练,挥汗如雨,我们的衬衫,湿透后又干,干后又湿透……以至于衣服内侧都附有一层厚厚的白色物质,那是汗渍干后的体盐,晚上洗后白天继续穿上操练……
刚进军营一个个瘦弱的身体,经过这些高强度的训练,体质的确提高了不少。
我们按照部队军事化管理,晚上还要安排人轮流巡逻营区警戒。
巡逻的人两人一组,两小时一换,到时间后叫醒下一组后换岗休息,下一组继续执行营区内巡逻任务。碰到有嫌疑人,大吼一声,
『站住!口令!』
对方如果能够对上,则是自己人可以放过去,否则就要纠结住对方,直至报告。
部队里讲究整齐划一,严禁个体标新立异。
连看篮球比赛的路上,左手提凳子,右手摆动的幅度必须一致。
观看比赛时,必须精神饱满,昂首挺胸,双手放在膝盖上,最多头摆动,连鼓掌都有时间要求等。
多年后,体会到了老兵们说的一句话,
一个当过兵的人和没有当过兵的人,从气质上,就可以分辨出来!
军训里,让我们印象深刻的,是晚上出其不意的紧急集合。
经过一整天的高强度训练,我们身体都比较疲惫,晚上睡得很熟。
突然,紧急集合哨声响起,首先听到的同学,压低声音叫醒周围的同学『起床,紧急集合了』。
在不开灯摸黑情况下,迅速穿好衣服,用带子迅速打好『三横压两竖』背包。
打背包,是新兵必须学会的一项技能,用于紧急集合,野营拉练或者执行任务等场合,要求打背包速度要快,背包不轻易散架,还要美观。
然后以班为单位,迅速在操场完成集结,落后的班级将会受到处罚。
班长报告完『一班应到10人,实到10人』后,再在操场上跑一圈,然后解散回去继续睡觉。
让我至今印象最最深刻的,是中秋夜的紧急集合+20公里拉练,至今回味无穷,但当时确实无比遭罪。
我记得很清楚,当天凌晨1点,全营已经打过一次紧急集合,我们打好背包围着军营操场跑步一圈后,再次回到宿舍进入梦想。
没想到凌晨4点,紧急集合哨声再一次响起,我们不得不再次穿好衣服,打好背包,集合后被告知不是去操场跑一圈,而是去野外拉练!
皎洁的中秋夜晚,我们整个新兵营,以连、排、班为单位,背着背包,安静快步地走出营区,沿着崎岖的山路,行进在军营附近周边的山上,一路行军,有急有缓,可以说话,但不可大声。
本来白天的训练都已经很累了,晚上连续打两次紧急集合,第二次紧急集合后居然还拉练!
可是我们当时感觉并不累,都很兴奋,可能是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吧!
早上8点多钟,终于回到了营区,我去,凌晨的拉练,一共4个小时,行进了20km。
至于走过哪些路,路过哪些桥,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,只记得皎洁的月光,和煦的晚风,摇曳的树林和一帮血气方刚的新兵学员……
当然,除了例行的科目训练外,军训期间还有篮球比赛,侦察连特种兵表演,实弹射击,中秋文艺演出,国庆阅兵式观看等丰富多彩的生活。
部队里讲究执行,令行禁止,不允许质疑命令,必须执行。
在军营里生活了一个月,原来标新立异的生活被整齐划一给取代,桀骜不驯的个性被调教得服服帖帖,娇生惯养的习惯被独立坚强给取代,个人陋习被严格自律给取代,集体荣誉感空前高涨。
这才是男人应该有的品质。
看到现代的军旅片,尤其是听到『脑子里永远有任务,眼睛里永远有敌人,肩膀上永远有责任,胸膛里永远有激情』的战斗宣言,让人热血澎湃,让我联想到那段难忘的军旅生活。
军训的一个月,上级领导说的最多的一句话,
『当兵后悔两年,不当兵后悔一辈子』。
的确如此,在军营的每一天,我们度日如年,盼着这一切能够早点结束,回到学校。
我们讨厌着每天固定的、一成不变,被别人安排的生活,枯燥而无意义的齐步走、正步走、站军姿,甚至狼吞虎咽抢饭吃……
然而,一个月的训练时间结束,我们又都舍不得离开军营了。
舍不得每天朝夕相处、骂着自己军姿不标准、内务不整洁、拉歌时声音不洪亮的可爱班长……
舍不得每天安排得井井有条的日常操练……
舍不得洒了一个月辛勤汗水和泪水的操练场……
舍不得每周日下午在电话亭前排队、前面一个哭过后下一个同学又进去哭的电话情缘……
离开的当天,我们心情都很沉重,排好队,背着背包,等待着上军车。
当军车启动的那一刻,所有人都忍不住哭了,男生哭,女生哭得更惨,连平时看起来坚强、严厉的排长、班长们,都在流泪……
或许,这才是经历过苦难的战友情吧。
我希望我的孩子,能够真正去经历军营生活,像我所体验的,甚至比我更严格的军旅生活,让他在成长道路上,浓浓地涂上一笔。
这或许,就是我想要把孩子送去军事夏令营的原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