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近几年国考的考试题量分布来看,判断推理科目的题量均为40道题,图形推理、定义判断、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四类题型均会涉及。
图形推理:熟知各考点的图形特征,并能够根据特征图识别考点。
必考点:图形推理中的数量类和立体类
定义判断:掌握寻找关键词的基本方法,学会对比择优的解题思维。
必考点:单定义
类比推理:掌握各考点的基础知识,能够较为准确的辨析出词语之间的关系。
必考点:外延关系、内涵关系和语法关系
逻辑判断:掌握翻译推理的翻译规则和推理规则、排列的基本解题方法;论证题目能够准确的找到论点和论据,掌握加强和削弱的几种方式以及力度比较,并学会根据题干特征进行预设。
必考点:加强论证、削弱论证和分析推理
如何安排时间
了解完内容和考点,接下来就是如何备考。LULU这边给大家准备了详细的备考时间和阶段目标。
个月
建议大家先做一下历年真题,实况模拟,根据自己的成绩和错误情况来查漏补缺。
1.错题的部分对照我们的视频课去看相应的模块,打好知识体系的基础,避免再次犯错。2.整理错题,整理常见错题的类型和陷阱。总结考点规律的呈现形式。比如图形属性考点中一个常考点———对称,考点如下,①轴对称和中心对称。②对称轴的方向。③对称轴的条数。这里面有很多的不同组合形式,很容易犯错,通过规律总结避免自己下次踩雷。
另外一方面,总结同一图形的常考考点,即总结特征图形。
3.刷题,大量的刷题培养手感,也锻炼自己的敏锐度和知识深度。
本阶段的目标:把书读厚,建立自己的错题笔记,不怕犯错,巩固自己的知识体系,打好基础。
第二个月
1.经过知识体系的建立,提升自己对于题目的理解。
2.提升自己的思维模式,多去思考一些出题人的角度。
比如说做图形推理时的建议,—定要有宏观思维。,做题时首先要去找题干所有图形的共性而不是找个别图形的规律。
如果找每个黑块的运动规律,肯定可以选出正确答案,可是如果首先观察段的所有图形,可以发现三幅图中有一个黑块没有动,那第二段中也应该有一个黑块不动,快速锁定答案为D。
第二层含义是看题目中的所有图形,即不仅看题干的图还可以看选项中的图。
如果只观察题干,可能会想到一笔画、曲直性等其他规律,但是观察选项答案,则可快速锁定全封闭的规律。综上,在图形推理的备考过程中,可以多总结规律,多总结图形,并且在做图形推理时先宏观再微观。
3.大量刷题,把握出题规律
本阶段目标:提升正确率,掌握出题规律,避开常见陷阱,错题越来越少,把书读薄。
最后一个月
1.掌握高频考点,积累对应关系中的高频考法及二级辨析考法,能够准确判断题目的方向和常见错误,正确的做出选择。
比如:类比推理必须掌握的:(1)熟悉两个词语之间的基本关系。(2)平时注意总结语文常识。(3)注意分析词语的多层关系。
逻辑判断de特点是要记牢公式,融会贯通。论证是重点。10道逻辑判断中有6道论证题,甚至在16年和17年出现7道论证题。而翻译推理的逻辑关联词呈现出多样化,不再是简单的“如果,那么”类的词。而且分析推理的考查形式多变。
2.用真题和模拟题进行测试,调整自己的状态和做题思路。能够准确分配不同题目的时间,建立自己的备考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