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如今,很多家庭都会为了孩子的发展,让孩子出国留学,有些孩子在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出国。出国留学是好事,但是在哪个年龄段出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选择,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讲讲,各年龄段出国的优势和劣势。
小学和初中阶段
优点:跟随以人为本的教育体系,不抹杀孩子的创新思想,学习更快乐,心灵更健康。
可以跟随孩子的天赋和兴趣发展,不必跟着教育部“学xxx可以加分”的指挥棒,一窝蜂地都去学某几样东西——也就是没有那么“卷”。最轻松地学习当地语言,达到母语水平。自然习得当地文化,有利于融入当地社会。
风险:中文反而会落下,对中华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不深;国外的数学难度和要求和国内家长习惯的不一样,所以要么得自己找资源补上(像谷爱凌每个暑假回黄庄补课),要么家长也要彻底认同当地的教育理念和节奏,才能避免焦虑。
高中阶段
美国和英联邦国家的高中是四年,对应国内的初三~高三。
国内的国际学校建校时间短,文化积淀还不高;很多是以“高考”的思路来教国际课程,靠大量刷题出成绩,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转轨国际课程的意义;师资素质很难,团队队伍也不一定稳定,性价比显得不高。而已经形成稳定升学成绩和口碑的少数国际学校,录取要求高,位置也有限。
所以,很多北上广深的家庭愿意让孩子在高中阶段出国,“美高”一词也成为留学圈的热门话题。
优点是:
(1)语言和口音比再晚出国更有可能达到母语水平;孩子在一个新的学习阶段进入新集体,也能更好的适应和融入;
(2)从升学的角度来看,美高学生报考国外大学也更具优势。用英语授课的课程更受承认,很多大学可以免掉托福雅思要求;美高出具的成绩单和推荐信的可信度更高。
所以与在国内读高中的孩子们相比,申请竞争力高很多。
不过风险就是,高中的孩子正处青春期,似懂非懂,还缺乏判断力和自控力。单独出国留学的话,如果交到不良朋友,很容易一落千丈。所以在选校时一定要谨慎选择正规、安全、氛围好的学校,并经常与孩子交流,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朋友圈。
本科阶段
如果希望未来在国外发展,高中毕业之后出去是合适的。孩子既保持了“国内根”,又能真正学到目的地国的文化、价值观、思维方式,较好地融入当地社会。
美国大学四年,前两年侧重通识教育,后两年侧重专业课。美国本科特别重视阅读和写作。学生不仅要短时间内阅读大量的文章,还要写出合格论文,课堂积极高质量发言才能获得好成绩。连美国孩子都觉得本科特别辛苦,留学生的巨大压力就可想而知了。
但好的方面是,在强压的学习下,英语基本可以过关。有些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可以说一口纯正的美语,与美国人深入沟通无障碍,还能掌握美式笑话的精髓,听得懂美国人的“梗”。但有些英语基础不好的孩子,即使本科出国,可能除了上课,回家了还是在网上打国内的游戏,看国内的综艺节目,读中文新闻,交友也以华人为主。
在方面,美国和国内一样,大学校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脉圈。所以本科毕业后,想留当地工作、生活,建立职业和个人网络会相对容易。